第八十章 奴婢李师师(2 / 4)

在是难以压制旧党。

可将曾布他们拉过来之后,却有一个麻烦,那就是这些新党中的保守派,政治立场太不坚定了,还总质疑他。

压下对曾布的反感,章惇说:“陛下提起司马光之辈还地一事,义愤填膺,恨不得将其抄家问族,奈何陛下当时只是孩童,无能为力。”

章惇此言一出,曾布、蔡卞、蔡京的神色,全都是一凝。

章惇见此,也反应过来了,那时赵俣是孩童,现在可不是了,那赵俣的意思是……要清算这些人?

“相公,此乃天赐良机也。”蔡京提醒章惇道。

几人都在宦海沉浮了几十年,哪能不知道,蔡京这话是什么意思?

现在,很明显是,赵俣这个锐意进取的皇帝,被钱给难住了,所以“病急乱投医”。

对大臣来说,赵俣有这样的念头,其实是很危险的。

因为风水轮流转,谁敢保证他们不会有失势的那天?

要知道,当初司马光得势时,那叫一个风光,新党的干将、封疆大吏,他想搞谁搞谁,结果现在却有可能被抄家问族了。

而要是大家都维护刑不上士大夫,甚至不断给皇帝洗脑,让皇帝坚持刑不上士大夫,那大家哪怕将来失势了,也至少不会落得一个太凄惨的下场。

就像司马光,赵煦明明那么讨厌他,最后不还是给他留了一份体面?现在,司马光不也还是官身吗?甚至司马光的后代,如司马光的养子司马康、司马光的孙子司马伋,现在不还在当官吗?

而一旦斗争上升到了抄家问族这种地步,那等自己斗争失败了,可就也得获得对等的下场了。

可话又说回来,现在虽然没有抄家问族,但之前旧党占据上风时,司马光等人,也干了不少,将他们这些新党人士不断发配,从东折腾到西,从西折腾到北,再从北折腾到南,活活把人给折腾死,或者让他们活受罪的事。

而且,只要你失势,你的子孙后代就别想再出头了,你的政敌肯定会打压你的子孙后代,让你的子孙后代永无出头之日,总不能他们养虎为患,等着你的子孙后代报复他们或者报复他们的子孙后代吧?

所以说,政治斗争失败的下场,一直都是极为惨烈的,哪怕有刑不上士大夫这个底线,也是一样。

对此,蔡京看得比较清楚,因此,他才劝章惇,趁赵俣“病急乱投医”这个机会,干倒旧党,实现他们的政治抱负。

本来就是强硬派的章惇,动心了。

赵俣想要清算的是,当时主张放弃领土的大臣,将他们列为卖国贼。

那时,随着司马光执政,蔡确、章惇、韩缜等新党领袖先后被贬出朝廷,当时的朝廷争论,就从要不要放弃领土,变为赠送哪些地方。

范纯仁、范纯粹主张放弃葭芦、米脂、浮图、安疆四寨。

苏辙、刘挚等人主张兰州也可放弃。

司马光、文彦博则认为整个熙河路都可以放弃。

后来,安焘、吕公著等表示反对,吕公著指出兰州乃西蕃地,非先属夏人,且夏戎无厌,给地会启其侵侮之心。曾经在陕西任职的孙路也拿来地图指出放弃兰州的危害,司马光才不再坚持割让整个熙河路。

最终:司马光等旧党最终割让了葭芦、米脂、浮图、安疆四寨给西夏。

这么一看,将刚被赵俣召回朝的苏辙,再赶出朝堂,都是有可能的。

更别提当时主持朝政的旧党人员,大多都支持过放弃领土,这要是抓住这个机会穷追猛打,就算不能将旧党全都赶出朝堂,也能重创旧党。

见章惇的眼神越来越坚定,甚至杀意汹涌,曾布劝道:“此事还需三思而后行,毕竟……”

不等曾布说完,蔡卞就大力支持道: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,若真教彼辈取胜,遭殃的便是我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