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,晓雯无意间看到姑姑偷偷塞给李悦一盒进口巧克力,示意她藏到房间里吃。晓雯突然明白,姑姑不是不懂公平,只是不愿意对她公平。
高三那年,学习压力越来越大。晓雯经常学习到深夜,姑姑却总嫌她开灯浪费电。“悦悦明天还要上课呢,你别影响她休息。”
生日前一周,妈妈特地打来电话,说给姑姑转了钱,让给晓雯买个蛋糕,再买份礼物。“你姑姑说你想要支新钢笔,妈妈托人买了寄过去啦。”
生日那天,晓雯从早等到晚,却没有等到蛋糕。晚饭时,姑姑只端出一碗面条:“高三学习紧,别吃那些甜腻的影响脑子。”
晓雯默默吃完面条,回房复习。半夜起来上厕所时,她听见客厅有细微的声响。悄悄望去,姑姑和李悦正分吃一个精致的草莓蛋糕,李悦手里还拿着一支崭新的钢笔——正是妈妈说的那支。
晓雯没有出声,静静退回房间。那一夜,她睁着眼睛直到天明。
从那天起,晓雯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。她不再期待公平,不再渴望温暖,唯一的念头就是考上远离这里的大学。
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高考那天,姑姑难得地煎了两个荷包蛋,放在晓雯面前。“好好考,给你爸妈争口气。”
成绩公布那天,晓雯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。姑姑笑容满面地接待前来道贺的邻居,仿佛这一切都有她的功劳。
收拾行李时,姑姑假惺惺地问:“以后放假还回来住吗?”
晓雯拉上行李箱拉链,抬头直视姑姑的眼睛:“不了,学校宿舍挺好的。”
大学四年,晓雯很少回家。寒暑假不是留校打工就是去父母打工的城市。毕业后,她在大学所在的城市找到工作,安家立业。
每年春节回老家,她只去姑姑家坐十分钟就走。姑姑总跟亲戚说她“翅膀硬了忘本”,晓雯从不辩解。
今年春节,晓雯带着三岁的女儿回老家。姑姑抱着李悦的孩子,一个劲地夸聪明可爱。临走时,姑姑突然塞给晓雯一袋橘子:“带着路上吃吧。”
车上,晓雯的女儿仰着小脸问:“妈妈,为什么那个奶奶给你的橘子都是烂的?”
晓雯低头一看,袋子里果然全是挑剩的次品。她摇下车窗,将整袋橘子扔进路边的垃圾桶。
“宝贝,有些人就像这些橘子,外表光鲜,内里早就坏了。”晓雯轻声说,发动了汽车。
后视镜里,姑姑家的房子越来越小,最终消失在拐角处。晓雯忽然觉得,心里某个拧了很多年的结,在这一刻终于松开了。
有些伤害就像墙上的钉子,就算拔出来,痕迹也永远都在。但至少,她不再需要为那些痕迹而疼痛了。
我的故事里有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