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6章 北海卫(三)外地直播秀场(1 / 5)

雪势渐渐收了,天地间那片白茫茫淡了些,露出底下暗沉的沙滩和墨蓝的海水。张哥对着镜头最后调了调角度,喊了声“收工”,众人这才松了劲,纷纷往停车的地方拢。

甲方的一个年轻策划小跑着跟桃姐搭话,声音里带着笑:“桃姐,我们定了附近那家‘海味鲜’的海鲜火锅,离这儿不远,正好暖和暖和。”

老狂刚把我那件湿透的外套拎在手里,听见这话,嗓门一下子亮起来:“哎,不用不用!”他几步跨过去,拍了拍那策划的肩膀,“刚才就跟我们家这位小姑娘说了,要请她吃火锅的。既然如此,索性把大家伙儿都请了,也当是谢谢各位今儿个辛苦。订餐的事你们该咋安排咋安排,最后结账我来就行!”

我站在一旁,忍不住咧着嘴笑,心里头那点暖意跟刚喝的姜茶似的,慢悠悠往上冒。真不知道他这是哪来的劲头,走到哪儿都爱充这个大头,是天生就爱跟人热络称兄道弟,还是真觉得钱多得没处花?甲方请客本就是顺理成章的事,这年头这么大方的甲方可遇不可求,他倒好,偏要抢着来。

“你呀,”我走过去推了他一把,“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,啥都想掺和一脚。”

老狂脖子一梗,还在嘴硬:“这你就不懂了吧?请客吃饭是人之常情,不管是请你还是请大家。再说了,这次甲方把咱们行程安排得这么妥帖,咱不得表表敬意?”

桃姐闻言,回过头来瞅了他一眼,嘴角带着点笑意:“行啊你,平时没个正型,今儿倒挺讲义气。成,那咱就顺了他的意,一会儿只管敞开了点,最后让他掏钱就行。”

这话一出,大家顿时笑开了,你一言我一语地应和着,气氛倒比刚才更热络了些。

上了车,拐了几个弯,没多久就到了那家“海味鲜”。店面不算大。服务员引着我们上了二楼包间,推开门,一股暖融融的热气扑面而来。

包间里摆着张圆桌,中间留着放火锅的位置。刚坐下没多久,服务员就端了几盘小零嘴进来——炸得金黄的小海鱼,酥脆的鱿鱼圈,还有撒着芝麻的鱼排,都是些海边常见的油炸小海鲜。又端来一扎热饮,说是店里自酿的山楂汁,酸甜口的,正适合这寒冬腊月喝。

“尝尝这个鱼排,”老狂拿起一块递到我面前,“看着就酥。”

我接过来咬了一口,果然外酥里嫩,带着点海产的鲜。李姐拿起杯子倒了些山楂汁,抿了一口说:“这个不错,解腻。”

王老师正对着窗外看,笑着说:“雪停了,这会儿看海,倒比刚才更清楚些。”

大家就这么边吃着小零嘴,边聊着天,有说有笑地等着火锅上桌,包间里的热气混着说话声,倒比外面的寒冬暖和了不知多少倍。

铜锅架在圆桌中央,炭火燃得正旺,骨汤翻滚着泛起奶白的泡,把周遭的寒气都逼退了几分。服务员推着小车进来,鲜虾、扇贝、鱿鱼须一类的海货码得整整齐齐,冰碴子衬得食材愈发鲜亮。

众人纷纷动手下菜,包间里很快弥漫开海鲜的清鲜。调料台就在角落,大家各自起身去调配蘸水。作为南方人,我素来吃不惯酱油加芥末那股冲劲,调蘸水时,胡辣椒、酸醋、酱油、辣酱、芫荽、芝麻油、花椒油是一样都不能少的,得让酸麻香辣在舌尖齐聚,虽没了芥末的烈,却多了满口层次分明的鲜香。

桌上早摆好了王老吉,一人一罐,李姐拉开喝了口:“下午还有拍摄,不喝酒正好,这玩意儿解腻又提神。”

甲方的年轻策划往我碗里夹了只虾,笑着说:“珂珂姐早上那组定妆照,我们刚在群里还夸呢,转身那一下,又纯又野,气场绝了。”

王老师也跟着点头:“不光上镜好看,真人这状态才叫难得,皮肤透亮,身材也挑不出毛病,一看就是下了功夫保养的。”

张哥扒着螃蟹壳,接话道:“镜头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