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之上。
骑阵最前方,吴信跟随在朱正身侧,倾听着他的言语。
“匈奴的大汗阿尔曼,我与他对垒不下数十次,对其人颇为了解。”
朱正面色沉着,一手执缰,一边环顾左右缓缓开口。
“为人狡诈,但也有着常人没有魄力。”
“多次南下,马踏凉州,使得匈奴人在他的带领下,从利则进,不利则退,不羞遁走的习性变得凶残而又悍不畏死。”
说到这,朱正语气平静,没有丝毫波动。
吴信没有反驳。
因为他明白朱正说的匈奴人习性是对的。
见敌则逐利,如鸟之集,其困败,则瓦解云散矣。
前世西汉时期,大将军卫青改革,采用“突骑”战法,把步兵的战法利用到原本只能当巡逻,侦查的骑兵身上。
使得成建制的骑兵军团出现。
也即是把步兵的纪律性利用到骑兵身上。
这个时候便是匈奴人噩梦的开始。
拥有着纪律性的成建制汉朝骑兵,顶着箭矢冲锋到足够的距离时,匈奴人便会如鸟兽散。
他们不会跟你打。
因为他们缺乏军队最主要是纪律性。
但跟前世不同的是。
虽然相同的缺乏纪律性。
但大周的匈奴人却因为多次南下的原因,建立了强大的自信心。
他们藐视,不屑大周的军兵,使得他们并不惧怕跟大周人近身交战。
继续阅读
其实这也就是兵书中所说的士气。
士气高昂之军,勇猛无前。
士气低靡之军,一碰即碎。
也就是这个道理。
“按老夫对阿尔曼的了解,他在今日过后,见我军一直骚扰,拖延他撤退的脚步,必定会心生警惕,并尝试对我们发起一次进攻。”
这跟自己之前计划三面张网之后的看法一模一样。
所以…
吴信略微思索,对于朱正的想法已经了然,但出于尊重,最终还是没有出言打断。
“对我们进行进攻,他肯定会先行派遣先锋队,进行探路,并扫清沿途的障碍。”
“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
说到这,朱正顿了顿,微微偏头,笑着朝吴信又道:
“三军可夺气,将士可夺心。”
“今日午时,见你以十数骑冲阵,并连续两次斩下敌首,勇猛异常,所以我意这次召你来,是有意想让你领先锋,杀一杀匈奴人的士气,为我军胜利以作铺垫,可愿?”
闻言,吴信先是一怔,随即面色古怪道:
“末将只是军司马,统兵不过四百人,匈奴人控弦之众十数万,光是先锋的人数怕不是最低都有五千余,将军莫不是太看得起我…。”
吴信话未说完,朱正便不容置疑的打断道:
“不,不是老夫太看的起你,是先锋一职本就需要猛士担任。”
“而你刚好出现在本将面前,所以才需要你去。”
说罢,朱正没有给吴信继续说完的机会,而是话锋一转道:
“至于兵力的问题…”
“你觉得你需要多少兵力,才可大破匈奴先锋?”
看着不容置疑的朱正,吴信犹豫半响,最终张了张嘴,还是没说什么,只是伸出了一根手指。
“一万?”
见此,朱正眉头一皱。
他帐下甲骑最多也就八千余。
其中精锐四千,剩余的也不过普通骑兵。
不过还未等他说什么,就见吴信露出了一个不好意思的神色道:
“不,是一千。”
“给我一千精锐,我可以把明日匈奴先锋将领的首级提来。”
朱正面色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