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老小子一门心思放在船上,岸上的事都甩给了我”。“呵呵,那您就多辛苦”李学武轻笑着主动跟闻三儿又碰了一个。这哪里是诉苦,这是在表明态度呢。一个管岸上,一个管水上,这是讨论明白了。李学武倒是没在意他们的这种自我调整,只要把根掐住了,谁都跑不了。“三舅妈她们安顿好了?”李学武放下酒杯,问道:“要不要我帮你安排房子?以后可能要常驻钢城了”。“不用,就住码头挺好的”闻三儿摆摆手,说道:“城里乱哄哄的,她也不愿意,房子的事儿等孩子要上学的时候再说吧,许是让她们搬回来”。“呵呵,后院起火了?”李学武低声笑问了一句,眉眼全是调侃的神色。“去~别胡闹!”闻三儿瞅了对面正跟傻柱喝酒的老彪子一眼,又瞪了瞪李学武。他不怕李学武知道,因为李学武这小子别看有时候开玩笑,但嘴严实着呢。自己外甥不行,这外甥跟自己闹习惯了,啥都敢说,万一说出点啥来,可要了亲命了。“行,您能糊弄得住就行,可别起了火再找我”李学武提出要给他安排房子也是怕他有麻烦,这三舅还是个情种。当初那小桃在侦查期间帮了姬卫东不少忙,立了功,所以在这一批抓捕中并没有她的名字。只是其他人就没有这么好运了。能做这个的,无非两个极端。家是城里的,但没关系,想借这个机会翻个身。二一个便是,家是村里的,有于敏这一类的关系,想吃饱饭。小桃就是于敏他们村的,也是关东老家村里的。因为学习好,家庭成分好,八辈贫农,又生了一副好样貌、好嗓子,这才招上了钢城的艺术团。这些人都被姬卫东他们抓了,比那些摆宝局的还关注。因为这些人的身上有关键性线索,一查一个准儿。小桃算是唯一……至少算是幸运的,刚出道就遇见了闻三儿。也是不幸的,钱没挣着,场子黄了。因为有了立功的表现,又有着闻三儿保,艺术团的工作也没丢。不知道是不是被吓着了,或者是被闻三儿感动了,反正是跟闻三儿还没断。李学武上次去的时候就听许宁说了这件事,大家也都当笑话听,没谁在意。就连闻三儿自己也没在意,现在说起来也只是怕嘴不严实,其实他就养了小桃,别人也就只有羡慕的份儿,还能说啥。“晚点儿再说吧”闻三儿搓了搓下巴,道:“我又不可能一直在钢城,孩子大了就让他们娘俩儿回来,孩子还得上学呢”。李学武看着闻三儿嘴里嘀嘀咕咕说着车轱辘话,显然这是做了坏事心里不踏实。可这坏事又勾搭人,想不做忍不住,只在李学武说出来以后找平衡呢。要李学武说啊,既然都没干人事儿,那就不当人算了,何必为难自己呢。但这酒桌上可不能这么逗三舅,他爸还跟桌上坐着呢,听见了怕不是要削他。“学武什么时候再去羊城?”三叔转过头来笑看着李学武,道:“现在你丈人就在羊城,以后也方便了,带小宁和孩子过去玩”。“这可说不定”李学武笑了笑,说道:“我丈母娘说了,等我小舅子结了婚就退了,跟我丈人去羊城,到时候我许要搭方便车去看您呢”。“哈哈哈~”三叔笑道:“还得等那个时候?想去就带着孩子去吧,我招待你,你回来这两年羊城变化可大”。“有机会的,我得去”李学武笑了笑,没把话说死了,他是要去的,但不能现在跟桌上说。跟二叔的关系只是小时候二叔几次回来亲近些,又因为性格相近,家里人总说着。所以李学武上门去找二叔的时候也不觉得胆怯和隔阂。但总有些距离在。毕竟再淘闹的孩子总有成家立业的那一天,二叔早已经不是那个让爷爷头疼的孩子。而他,也只是刚成年。倒是三叔,小时候家里人或者邻居们总说,李家有个当兵的,厉害的很。又有说李家老三有出息,能借光啥的。反正李学武小时候是听着三叔的光荣长大的,却是少见三叔回来。即便是有消息,也只是跟父母和老太太之间的,跟他这样的孩子没什么接触。等真正跟三叔有交集还是去了南方当兵以后,三叔不仅亲自安排他入伍,还经常带他回家吃饭。这样叔侄